Media Details

  • Home
  • Media
  • Details
  2021-07-22 06:12:20

研究显示:说话飞沫可在空气中漂浮八分钟

版权所有,由 https://www.the-scientist.com/ 提供

https://www.the-scientist.com/news-opinion/droplets-from-speech-can-float-in-air-for-eight-minutes-study-67538?fbclid=IwAR08qBmDx212T9uU_rS3MyJ8nHj-siwbWR9y_kIumNWB7SKG93Mp8c3OVx8
 

研究显示:说话飞沫可在空气中漂浮八分钟

此研究不涉及冠状病毒 ,惟研究人员表示,有关研究可作为冠病预防措施,以避免通过说话传播病毒。


 
因担心冠状病毒可通过气溶胶传播的疑虑,科学家通过研究表示,人们在说话时通过微小呼吸道所产生的飞沫,也可在空气中停留约数分钟。这项研究在5月13日于PNAS发布结果,有关研究并无试验病毒通过说话的飞沫传播,但却发现说话可能会提高接触新冠状病毒的风险。

美国国家糖尿病、消化和肾脏疾病研究所的发言人向《USA Today》表示,这项研究是建立在同一个团队于早期研究的基础上,该研究显示说话可能会影响冠病的传播。多数研究员是来自此研究所。

研究员使用镭射灯照射视频,并捕捉从说话者口里所释放的飞沫,即说话者必须重复述说“保持健康”长达25秒。研究员计算这些飞沫粒子在空气中的半衰期(half-life),发现这些飞沫掉落到30厘米的时间,需时8分钟。

德州农工大学特克萨卡纳分校病毒学家本杰明纽曼向华盛顿邮报指出,这项研究准确测量人与人之间在正常距离的对话期间,从说话所产生的飞沫大小、数量和频率。他并没有参与这项研究。

研究员并没有试验在感染冠状病毒所产生的呼吸道飞沫。但在该论文中表明,若感染者身处未感染者附近,在每毫升 7 × 106 的平均病毒载量下,估计每分钟的说话会产生至少 1,000 个含有病毒粒子的飞沫核,并会在空气中停留超过 8 分钟。因此,这些含病毒的飞沫可能会被其他人吸入,在根据 IAH [独立行动假设]会引发新的冠病病毒感染。

研究员估计飞沫从说话者口中所产生的直径大于 12 µm,而在空气中的颗粒直径约为 4 µm,并已在空气中脱水。

美国国家糖尿病、消化和肾脏疾病研究所发言人向《USA Today》建议,该研究的结果支持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关于穿戴口罩的建议。尽管很多政府已下令或敦促居民戴上口罩,但并未了解其在防疫上可取得多大防护。 N95 口罩可过滤 95% 大于 0.3 µm 的颗粒(根据早期报道描述冠病感染的病毒颗粒为直径范围 0.6 至 0.14 µm,而 N95 口罩能够阻止这些颗粒)。而相对其他类型的口罩,或有极大的效率差异。对于自制口罩所采用的材料分析,发现其可阻挡约 0.1 µm 颗粒的防疫功能差异很大,即两层绗缝棉仅有 7% ,而具有抗撕裂棉质的纳米纤维层制成的口罩则有 84%的防护力。

而于4 月发表的一项研究则要求患者戴上外科口罩或棉布口罩咳嗽,并发现使用这两种口罩在“受感染患者咳嗽时并无法有效过滤冠状病毒”。其他研究人员发现,口罩政策与较少冠病病例有相关性。

研究视频可点击链接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xmRl6P6xyw&t=4s



Back
image